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華潤集團 )是一家在香港注冊和運營的多元化控股企業集團,2016年位列全球500強企業第91位。2012年底,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部署,由華潤集團定點幫扶海原縣。2014年底,華潤集團立足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海原縣的實際情況,結合集團的資源優勢,最終確定了《華潤集團定點幫扶海原縣發展五年規劃(2014年-2018年)》,確定通過 產業扶貧、投資扶貧、人才扶貧、公益扶貧 等多個領域的扶貧開發,促進海原經濟發展,改變海原落后面貌。結合寧夏回族自治區530幫扶計劃及海原縣草畜發展戰略,華潤集團捐贈3.85億元人民幣定向用于海原縣發展肉牛養殖產業。其中2.65億元以資本方式用于草畜一體化扶貧項目建設,1.2億元以賒銷方式用于購買基礎母牛,擴大當地的基礎母牛養殖規模。華潤集團和海原縣政府一起,成立了 海原華潤農業有限公司 ,由華潤五豐有限公司負責具體實施工作。項目計劃通過5年時間,實現全縣新增基礎母牛5萬頭,企業存欄育肥牛1萬頭,全年實現育肥牛出欄2萬頭的規模。 產業扶貧以養牛項目為核心,由華潤五豐在海原籌建草畜一體化養殖基地,包括存欄1000頭的良種肉牛繁育場、存欄8000頭的肉牛育肥場、8萬噸飼草加工廠、3萬噸飼料加工廠及有機肥加工廠、年屠宰2萬頭的清真肉牛屠宰廠。成立了海原華潤農業有限公司、海原潤農扶貧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先后在2個重點貧困村流轉土地3284畝,先期開展肉牛養殖和飼草種植示范。通過草畜一體化項目,帶動全縣75個重點貧困村3950戶發展肉牛養殖。 經過兩年多的幫扶實踐,華潤集團創新幫扶思路,加大產業扶貧,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實現扶貧攻堅新突破,激發貧困群眾內在動力,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深受貧困群眾歡迎的幫扶模式。 在幫扶思路上發揮互補優勢。華潤在最初確定幫扶思路時,就明確提出經過5年的幫扶,要為海原貧困群眾留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扶貧企業。在幫扶實踐中特別注重以市場為紐帶,將資金、技術、人才、市場、信息等方面優勢,與海原土地、飼草、勞動力等資源優勢有效結合,最大程度激發雙方的發展潛力,幫助海原縣培育形成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幫扶效益的最大化。華潤充分發揮其先進養殖管理經驗和海原回族群眾養殖傳統等特點,實施草畜一體化項目,采用 龍頭企業 合作社 基地 模式,成立專門團隊全程指導服務,走種、養、加工、銷售一體的產業化路子,既帶動貧困群眾由粗放養殖向科學養殖、自養自銷向合作社銷售轉變,極大地促進了全縣養殖業發展,又通過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使海原成為華潤高品質肉牛基地。 在幫扶機制上探索創新模式。華潤結合自治區正在實施的 5?30 養殖計劃,積極創新金融扶貧模式,建立社會金融扶貧機制,建設 基礎母牛銀行 ,通過發放無利息貸款,按照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引導貧困群眾發展養牛產業。海原華潤農業有限公司向農戶賒銷優質基礎母牛,戶均3-5頭,每頭牛提供3年期無息借款6000元,3年后公牛以活畜稱重每公斤不低于28元保底價的價格回購、抵頂農戶借款,基礎母牛繼續繁育,滾動發展。農戶需要出售基礎母牛時,進行高價回購。這樣既提高了農戶基礎母牛的質量和標準,解決了群眾資金困難的問題,降低了養殖風險和壓力,提高了農戶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也大大增強了農戶自覺融入市場的發展能力。截至目前,草畜一體化項目共引進基礎母牛48批9202頭,架子牛2批51頭;累計賒銷基礎母牛137批,共1874戶,5460頭。 中央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的傾心幫扶,為我司定點扶貧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也更堅定了我們與海原一起打好扶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我司將加大力度,全力攻堅,力爭把海原縣打造成為全國扶貧開發示范縣,實現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對我司 爭取能夠為國企扶貧做出樣子,走出路子 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