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豬期貨再次上漲,生豬期貨再創新高,主力期貨2409在4月8日突破18650元/噸,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預計,今年二季度豬價將繼續好轉,下半年進入季節性上漲通道。此外,牧原股份、神農集團等行業巨頭也紛紛看好今年生豬行情。
主力生豬期貨漲至9.325元/斤
4月8日,生豬主力期貨合約近期飆漲至18650的階段高點,換算為9.325元/斤,2024年2月下旬,生豬期貨盤面所有合約價格均處于每噸15500元-18200元。生豬期貨市場的回暖意味著市場對供給側調控充滿信心。影響生豬期貨價格的因素主要包括供需預期、養殖成本、疫情和宏觀經濟政策等。供需是基本面,其中能繁母豬存欄量和新生仔豬數量常用來作為預測供給的長期和中期指標,二次育肥和壓欄行為則影響短期供給,消費主要受季節性和節假日的影響。目前期貨市場主要關注養殖成本對豬價的托底作用,以及二次育肥的入場和結束時機對短期行情的影響。豬價也能夠從一定程度反映產業動向。中州期貨農產品研究員李家文認為,整個3月豬肉價格呈現穩中向好趨勢,外三元生豬價格穩定在每公斤14元到15元的區間內,且多次觸破15元,最高達每公斤15.22元。這給予了消費者和投資者很大的底氣。期貨市場的繁榮也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保障。國都期貨生豬研究員王雅靜介紹,豬企可以利用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做出更加合理的生產決策,利用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降低價格較大波動時帶來的經濟損失。金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提升了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對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目前生豬期貨已經成為豬企平穩過渡豬周期的重要風險管理工具。對于18元/公斤以上的預期,李家文表示,由于生豬期貨的操作方式為期現結合,根據目前市場上對于養殖成本的核算以及一季度末的價格走勢,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生豬價格應該會呈現出震蕩偏強的趨勢。整個行業的利潤空間會得到釋放,因此這一預期并非不可達到。李家文預測,由于產能調減措施逐漸兌現,供需關系逐漸穩定,即使二次育肥再次進場,價格波動的范圍也十分有限,不會重現2022年以及2023年的價格震蕩,對豬肉價格回穩趨勢影響較小。國家統計局網站4日發布2024年3月下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其中顯示,本期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5.2元/千克,較3月中旬上漲3.4%。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024年3月下旬與3月中旬相比,19種產品價格上漲,31種下降。具體來看,農產品方面,本期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5.2元/千克,較3月中旬上漲3.4%;豆粕(粗蛋白含量≥43%)本期噸價3531.7元,較3月中旬上漲1.5%;小麥(國標三等)本期噸價2733.2元,較3月中旬下跌1.4%。生豬養殖從1月第4周開始扭虧為盈,目前處于小幅盈利狀態。目前生豬供給仍較充裕,豬價不具備大漲基礎。從仔豬補欄積極性來看,仔豬價格進入2024年以來呈現漲勢。當前7公斤仔豬價格為450元/頭左右,15公斤仔豬價格為600元/頭左右,種豬場已經實現小幅盈利或者盈虧平衡。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預計,今年二季度豬價將繼續好轉,下半年進入季節性上漲通道。當前,養殖戶市場看漲情緒漸濃,補欄積極性較高,后期商品豬供給仍較充裕。鑒于市場供需基本面并未反轉,下半年豬價總體季節性上漲,但以目前條件看,出現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從2024年春節至今,生豬價格穩步提升或也給行業注入了“強心劑”,上市豬企紛紛表示看好今年的市場行情。牧原股份表示,公司對2024年的生豬價格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預計生豬整體價格的表現較2023年更好一些。在供給端,當前能繁母豬數量仍處于較高水平,但整體呈下降趨勢,預計2024年生豬供應量將低于2023年;在需求端,隨著經濟穩中向好,2024年市場需求量預計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身處南方市場的神農集團則表示,目前已經有部分養豬企業開始退出云南市場,相信隨著生豬出欄量逐步下降,預計云南地區的生豬價格很快能夠回到正常區間。
————————————————————————————————————————
文章來源:《財經》雜志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資料來源于互聯網,已標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留言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