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開始,豬價再次開始全面上漲,5月28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6.60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45元/公斤,這也創造了5月乃至今年豬價的最大漲幅。更為關鍵的是,隨著豬價的淡季上漲,也給今年的豬價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近期,豬價持續上漲,全國豬價全面漲破16元/公斤,有19省上漲到17元/公斤以上。
從區域來看,今日豬價可謂南北齊漲,其中華東、華中漲勢最猛,如安徽、江蘇、河南、湖南等省的漲幅在0.6~0.8元/公斤,其他地區漲幅也在0.2元~0.5元/公斤之間。
從當前價格來看,東北、華北、華東等11個省份已全面破9,據網友報價,山東青島等局部地區二百八十斤以上大肥報價9.5~9.6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目前南北方豬價價差在1元/公斤以上,南方地區目前主流價格均在16.5~17.5元/公斤之間。
從集團豬場生豬成交價來看,東北、華北、華南、華中、西北、華東、西南地區集團豬場成交價呈現上漲,華東、華中地區龍頭集團110-125公斤生豬價格上漲0.55-0.6元/公斤,125-140公斤生豬價格上漲0.45-0.6元/公斤,龍頭集團豬價呈現上漲態勢,豬價上漲現象表現明顯。
綜合來看,受豬價上漲影響,當下市場情緒已全面恢復,市場二育補欄標豬情緒依然較濃,再次出現屠企和二育爭搶豬源的局面,也就進一步帶動市場挺價心態。
首先從市場供給來看,市場供應階段性過剩的局面將逐步得到改善。從產能調減的時間和幅度看,本輪能繁母豬產能自2023年1月開始下滑,至2024年4月周期性下行16個月的時間,累計調減幅度為9.2%,雖然整體生豬產能調減的過程較為平緩,但加速的時間點主要發生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初,今年第二季度開始,產能去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二是去年冬天疫病影響對北方產生的影響巨大,機構調研數據,2023年四季度,山東、河南兩省產能影響相對嚴重,當地母豬產能綜合去化高達20%~30%,其中散養戶產能綜合去化達80%以上。因此在4月初的數據顯示,當地市場整體空欄率仍處高位,山東地區40%~50%不等,較去年同期增加20%~30%。河南中小養殖場空欄率仍高達50%~60%,散養戶不再考慮做長線,轉化為養肥豬出欄或買懷孕母豬。三是二次育肥依然兇猛,這是本次豬價上漲的最直接導火線,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據,其兇猛程度也比不上2022年,但是此次二育帶來的效果十分明顯,尤其是北方地區母豬去年冬天被迫淘汰,當下無奈更多轉至二次育肥,這也是當下北方豬價高于南方的重要原因。四是進口豬肉和凍肉庫存相對處于低位,受國內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影響,2024年1-4月中國累計進口豬肉34.33萬噸,同比減少了48.4%,豬肉進口量整體位于較低水平;從凍肉庫存情況來看,今年以來,因養殖端壓欄增重,生豬出欄有限,疊加屠宰企業凍品入庫成本偏高,幾無主動入庫現象,凍肉庫存相較去年出現較大幅度的減少。五是需求向好,根據季節性消費規律,5月和6月的豬肉消費量通常比3月和4月多出5%至10%,這有助于支撐豬價開啟上漲行情,而且端午假期在即,節日效應也將對豬價帶來一定利好。六是情緒的帶動,連續幾年的虧損,豬價終于出現淡季上漲的局面,養殖戶也終于看到了盈利的曙光,疊加生豬期貨、豬肉股票的上漲,原料價格的下降也給了更多養殖戶壓欄的底氣。對于后續走勢,新希望在最新的機構調研中指出,從長期來看,考慮目前的產能去化程度,以及企業擴產速度的降低,預計供給量還將減少,可能導致豬價持續上升。目前市場對豬價的預測存在分歧,個人意見認為豬價不會像2022年下半年那么高,但今年整體的形勢看,對于年底四季度的行情,考慮疊加消費端需求,行情肯定好于上半年。
—————————————————————————————————————————————
文章來源:金融界網站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資料來源于互聯網,已標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留言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