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上半年行業虧損超3月
2018年上半年國內生豬市場的各方數據基本出盡,統計整體來看豬價行情不及年初預期,行業虧損期超3個月。
上半年生豬供應過剩,統計局數據顯示生豬出欄同比增長1.2%,豬肉增長1.4%。2018年1~5月生豬行情逐步走弱,養殖利潤大幅收窄并進入虧損期,仔豬相對于商品豬抗跌。
具體來看:商品豬降幅達到24%,價格由15.3元/千克降至10.0元/千克,6月適重豬階段性緊缺,豬價由底部反彈至12元附近;上半年養殖平均虧損40元/頭,3月~5月接近3個月虧損額超200元/頭。仔豬降幅18.6%,價格由30.1元/千克降至25.0元/千克;仔豬銷售利潤好于商品豬,整個上半年仔豬銷售均能保本甚至小幅盈利。
根據市場來看,2018年仍是前期產能釋放的一年,上半年6家上市公司出欄總量2018萬頭,同比增長38.1%,約占全國出欄總量6%。由于第二季度豬價持續低迷且低于預期,各上市公司的養豬業務及豬產業鏈上游的飼料與動保均受到影響,業績大幅回調。
近期豬價迎來季節性反彈,此輪豬價加速上漲的原因有:
(1)去年冬季豬場腹瀉同比更為嚴重,春節月份為傳統補欄淡季,7-8月活豬供應環比下降;
(2)天氣高溫高濕,生豬增速減緩;
(3)當前屠宰企業主要采購適重豬,而標豬供應量較為緊缺。

二、后市如何?
在2018年看來,后市豬價仍有上漲空間,均價雖不理想,但部分地區高點不排除突破14.5元/千克的可能,但長期看來下半年在豬市可能在12.5元/千克附近震蕩。
具體來看,8、9月標豬供應依舊緊張,消費需求上升,豬價大概率震蕩上行;10-11月豬價有小幅回調壓力,但不會跌至5月的低價;冬至以后臘肉需求上升疊加春節備貨,豬價將再次反彈。
長遠來看,豬價走勢取決于2018年的產能淘汰力度,而結合前期草根調研情況,今年至今的母豬淘汰數量遠遠不夠。具體來看,2018年上半年仔豬銷售利潤未出現大面積虧損,社會豬場母豬淘汰偏緩慢,以高胎次母豬為主;同時大企業過去2年投資的項目仍將完成收尾工作,部分產能仍將投產,只是擴張速度明顯放緩。
因此,我們認為行業風險仍未充分釋放,雖然豬周期中最差的階段大概率過去,但2019年豬價仍有探底風險,尤其關注明年3月-5月的豬價回調風險,2020年或許將迎來行情拐點。
總之:一句話,市場目前并不缺豬,人為干預可能只是暫時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