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量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可能導致測量誤差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來自主試的操作不當,也可能來自被試自身反應傾向的影響。
1.主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1) 主試的人格特點
(2) 主試的期望
相對來說,主試導致的誤差較容易克服,只需嚴格按照測驗手冊的要求實施測驗即可。
2.被試特點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1)測驗的技巧與練習因素
A.測驗的技巧。具有某種測驗技巧的被試,他們能夠覺察正確答案與錯誤答案的細微差別,知道合理分配時間以及適應測驗形式等。通過應用這些技巧,他們通常比那些與他們能力相等但是測驗技巧較差的被試獲得更高的測驗分數。
B.練習效應。有不少研究發現,應試者參加相同或重復的測驗,會由于練習效應而使測驗成績提高。
(2)焦慮和動機因素
A.應試動機。被試參加測驗的動機不同,會影響其回答問題的態度、注意力、持久性,以及反應速度等,從而影響最后測量結果。
B.測驗焦慮。大多數人都在測驗前和測驗中感到焦慮。適度的焦慮會使人的興奮性提高,注意力增強,反應速度加快,從而對智力和學術性能力傾向有積極影響。過度的焦慮則會使工作能力降低,注意力分散,思維變得狹窄、刻板。
(3)反應定勢
反應定勢也稱為反應的方式或反應風格,簡單地說,就是每個人回答的習慣方式。由于每個人回答問題的習慣不同,可能會使有相同能力的被試獲得不同的分數。影響出來結果的反應定勢主要有以下幾種:
A.求快與求精確的反應定勢;
B.偏好正面敘述的反應定勢;
C.偏好特殊位置的反應定勢;
D.偏好較長選項的反應定勢;
E.猜測的反應定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