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去打砸苗場,但并不代表我的屈服。我是廣西江平一個堅守在中國養殖一線9年零5個月的普通農民。近十年來經歷了07、08年的低價,也經歷過14、15年的大規模排塘。有風光過,也有半夜站在空塘前抹過眼淚,但是我從未對養殖失去過信心,每次失敗從不抱怨誰,一直反思。一直到本月6號,大規模的死蝦如排山倒海般涌來,對苗場的質量的質疑讓旁邊的朋友涌向了苗場,苗場堅持說是天氣變化導致,推個干凈。他們理解我們晝夜提心吊膽的心酸嗎?他們理解半夜在風雨中滿眼淚水給蝦中打電話的我們嗎?我是他們眼中的小客戶,拿不到特供的苗,我只能依靠運氣,但作為小客戶我也倡議:1、蝦苗透明化,到底是什么體系,一批出苗多少,我們拒絕摻苗,拒絕廠家間借苗,請尊重我們對你的信任。2.產品使用透明化,你們總說在蝦苗質量上下了多少功夫,卻不見你們對好產品的使用,一味降低成本,我們要好的DNA也要好的體系。3.建立蝦苗的質量評價標準,拒絕被忽悠。我想到的三點,希望中國蝦苗越來越好,黑暗總會被陽光打散,寫于5.10晚9:34廣西江平。我是北海9年蝦農,我支持!
獨家看點
1.‘特供苗’,筆者的理解是 ‘感情苗’,意思就是苗場為了拉攏客戶,會區分客戶群,如果感情好的客戶,會給予一定的特殊照顧,主要體現的苗的質量上。就如這位廣西北海江平的蝦農說得那樣‘我是他們眼中的小客戶,拿不到特供的苗,我只能依靠運氣’。
2.苗企信息未夠透明化,這是現今種苗業最大的一個弊端。每個苗場都有自己一整套完善的育苗或標粗體系,這主要取決于企業的市場走向和育苗師傅的技術水平。但大部分苗企,為了所謂的‘自身企業的長久發展’,并不太樂意把企業的信息過于公開,筆者在此很想說一句,為了保護專利自我封閉無可厚非,但是直白的說,大家一場買賣,對于種苗的品系,蝦苗質量的各種參數等等等,養殖戶是完全有知情權。可是為什么有那么苗企,對于這些本該公開的信息不公開呢?
廣西欽州養殖戶楊某“前幾天,去了一家苗場看苗,苗看起來是很健康,腸道飽滿,眼柄寬大,但是一問是什么體系的時候,就開始遮遮掩掩了,說是某大品系,但是叫他拿授權書就是拿不出來。本來很想要那一批苗的,但是想想,還是算了,養蝦本來就是高風險的職業,不能再為了來路不明的蝦苗而增加養殖風險了。”
3.未有完整的蝦苗質量評價標準。
目前市場上并存有這么幾種類型苗場經營業主:一是自建苗場,這種類型的苗場在本地有口碑,價格也比較合理,不足的是售后服務不健全;二是各大企業的品牌連鎖場,蝦價高,但有完善的服務;三是臨時租用場地發展二三線品牌的苗場,價格隨行就巿;四是做一代苗兼做土苗的苗場,價格便宜有優勢。
每一類型的苗場或者說每一個苗場都有自己的標準。現在種苗市場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就是苗好不好,全靠業務員或者苗場負責人一口定義。業務員或者苗場負責人往往抓住一個實例甚至胡編亂造,就能把蝦苗的質量吹捧上天了。俗話說得好‘誰養誰知道’, 業務員或者苗場負責人他都不養,怎么會知道呢?單憑幾個數據并不能代表整個養殖情況,只有不斷的實事求是,精益求精,才能征服養殖戶。
這位老蝦農在淚水中說道 “請尊重我們對你的信任”。個人感覺這不僅僅是行業的悲哀,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請尊重我們對你的信任”這是受到了多少次欺騙?蒙受多少恥辱?如若不到瀕臨絕望的地步,這樣的話會輕易的說不出嗎?所以我們可以感受到由于近幾年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陷入窘迫,苗企已經成為了千夫所指,萬惡之源。
圖片為某媒體對影響白對蝦行業發展因素的分析的部分內容的選取
之前有媒體分析了影響白對蝦行業發展的因素,其中過半的原因出在了苗企身上。當然,養殖戶也不能完全相信“苗種萬能論”,因為并不是所有蝦塘一出事就都是苗企責任。養殖南美白對蝦畢竟是一個系統的工作,包羅萬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需要我們養殖戶冷靜客觀的去分析。
養殖戶把所有責任都推給苗場并不是明智之舉,但部分苗企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已經觸犯了養殖戶的最基本底線,有時候筆者真的認為“壞的不是職業而是人”。
言必誠信,行必忠正
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言必信,行必果。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注:本文純屬個人看點,如有不適,誠摯道歉,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