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對于眾多對蝦養殖人來說是有史以來最為煎熬的一年,在我們不考慮經濟環境因素下,養殖當中的高排塘率、低存活率、養不大、個體不均勻、養殖周期拉長等問題層出不窮,引起這些問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種苗、種質、氣候、水質、營養、病害、管理?… … 筆者經過3年的市場走訪,發現華南、東南片區的養殖戶都已陷入一個困擾“沒有好蝦苗、養蝦都沒底氣”,部分走極端的養殖戶“放苗前期不投喂任何飼料、只肥水”。因此,很多養殖戶在蝦苗標粗場挑選蝦苗的時候,自我評判蝦苗質量好壞的標準就是“苗池的水色濃、腸道粗、肝胰腺黑、活力好”。在筆者看來,此標準不完全正確,只要是能夠順順利利養出大蝦的蝦苗都是好苗。

2012年伊始,蝦苗價格從140元/萬尾漲到400元/萬尾,價格高歌猛進,質量卻難有改觀。很多養蝦人主觀地認為:“苗的質量取決于苗企負責人的良心”。殊不知,蝦苗是自己養出來的,而不是別人給我們的,蝦苗品質真正取決于我們自己所投喂的幼體營養餌料。面對眾多良莠不齊的苗企,每個蝦苗場都有很多良好的種蝦,育苗手法卻不盡相同,每一批蝦苗質量也就不一樣,養蝦人拿到的蝦苗也就花樣百出。每批蝦苗進入池塘里,差一點的就不能順順利利地生長,此觀點明顯錯誤。
基于此,2014年初開始,澳華集團研發中心提出一個觀點“營養改變基因”學說,且連續3年開展“不同水色濃度情況下幼體營養對蝦苗肝胰腺、腸道發育影響的研究”,已大獲成功。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目前,對于甲殼動物幼體營養需要的認知仍處于初期階段。通常來說,鹵蟲無節幼體、多種輪蟲和橈足類已被當作甲殼類幼體的優良餌料來源。由于自然資源周期性或偶發性的短缺,導致鹵蟲休眠卵的供應無法滿足需求;鹵蟲卵價格的上漲則會導致養殖業生產成本的提高。此外,由于鹵蟲卵采收季節和地域性不同等原因,人工孵化的鹵蟲無節幼體的營養質量存在差異,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生物餌料的營養強化技術提高了行業對幼體必需營養的認識。然而,對幼體營養需要的準確定量和營養素相互作用機制的深入了解,完全配合飼料替代生物餌料,保證幼體的生長速率、存活率及生理指標的正常發展已成為行業的一大趨勢。本試驗選擇南美白對蝦幼蝦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不同水色濃度情況下投喂幼蝦配合飼料對蝦苗肝胰腺、腸道發育影響的研究,探討活性炭對水體的影響,能否間接促進蝦苗生長(腸道黑、肝胰腺黑),本研究的意義在于:
1.糾正養殖戶選苗的判斷標準
關于眾多養殖戶挑選標苗池的蝦苗時,首要評判標準就是池中水色很濃且黑,蝦苗腸道黑,肝胰腺黑。此說法乃經驗之談,毫無科學依據。本試驗在不同濃度的水色下投喂配合飼料對南美白對蝦腸道和肝胰腺生長發育的影響進行深入探討,為廣泛開展其他對蝦挑選方法提供實際依據和指導。
2.指導養殖戶科學投喂幼蝦配合飼料
南美白對蝦攝食生物餌料會出現很多發育不良的研究報道非常多。本試驗對南美白對蝦攝食高營養的配合飼料、促進機體免疫器官發育程度進行深入探討,對飼料加工、提高飼料企業朝著幼體精準營養的方向進行研究、提高養殖戶放苗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降低水質污染,開展綠色環保生態養殖
本試驗在研究活性炭影響水質情況下、投喂高營養配合飼料對南美白對蝦幼蝦生長的同時,也對配合飼料影響水質指標,甚至是底質進行研究,尋求預防南美白對蝦幼體病害的營養調控,對預防水產養殖中常見問題(水不肥)而潑灑腐植酸鈉、活性炭、色素等調控水質來影響蝦苗生長,開展綠色環保生態養殖具有重要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二、試驗目的
本試驗以不同水平活性炭與澳華蝦奶粉一起泡水潑灑,通過蝦苗肝胰腺、腸道發育等指標來確定活性炭對南美白對蝦幼蝦生長發育的影響,為研制南美白對蝦營養均衡的人工配合飼料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三、試驗方法
1.研究對象
選用初始體長0.5厘米(P4)的南美白對蝦一代苗(70%蝦苗發育不良)54萬尾,隨機分入9個水泥池(規格為3.5米×4米×1米),位于廣東省汕尾市紅海灣區田乾鎮池刀村澳華集團研發中心汕尾試驗基地,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每個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6萬尾蝦苗,人為分散養殖池排布,減小試驗池之間因光照、噪音等因素造成的誤差。

2.試驗日糧與活性炭
在日糧中保持氨基酸平衡、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平衡,配制澳華蝦奶粉,為福建澳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使各試驗組飼料其他營養水平保持一致;各種原料分別粉碎過80目篩,先把維生素和礦物添加劑、氯化膽堿、磷酸二氫鈣、大豆磷脂粉、海藻粉等混勻,再加大料逐級充分混勻,后加適量水,用超微機粉碎,成品100%過80目篩,水分大約為8.5%;活性炭由市場上零售商提供(純度98%)。
分組后,各個試驗池每天都等量投喂澳華蝦奶粉,對照組不潑灑活性炭,試驗組A按照每餐蝦奶粉投喂量0.5%潑灑活性炭控制水色濃度,試驗組B按照每餐蝦奶粉投喂量的1%潑灑活性炭控制水色濃度,養殖試驗為15天。
3.試驗管理
每天投喂5次(7:00-7:30、10:00-11:30、13:00-13:30、16:00-17:30、19:00-19:30),日投餌量根據攝食和生長情況作適當調整,直到腸道和胃中有充足食物為止。

根據對蝦蛻殼情況適量添加澳寶蝦蟹活力寶,以促進對蝦順利蛻殼,并且適當減料;時刻關注天氣變化,若天氣突變,適當添加澳寶應激寶,防止對蝦產生應激反應;每天對各個試驗池進行換水,換水量約30%。

日夜連續開增氧機增氧,保證充足的氧氣,減少人為干擾,保持安靜,防止額外應激,每天測一次水質。每日觀察對蝦攝食及死亡情況, 發現死蝦及時撈出,并檢查死亡原因。試驗期間水溫28℃左右,pH為7.8~8.2,溶氧和氨氮分別大于5毫克/升和小于0.01毫克/升。試驗開展15天后,觀察池中蝦苗腸道、肝胰腺發育、水色等指標。
4.采樣與處理
飼養周期性(第1、8、15天)試驗結束后,隨機用撈網從池子中挑選20~100尾蝦,進行拍照,查看腸道和肝胰腺發育情況。
四、試驗結果
由圖4至圖7可知,對照組沒有添加活性炭、試驗A組添加0.5%活性炭、試驗B組添加1%活性炭,第1天至15天表現的水色都是非常穩定,對照組為棕黃色,試驗A組為淡黑色,試驗組B為濃黑色。

由圖8至圖9結果可知,顯微鏡下觀察,投喂等量澳華蝦奶粉、水色濃度不一樣的情況下,對照組和試驗組蝦苗肝胰腺和腸道發育都非常完善,無明顯差異。

由圖10至圖15結果可知,肉眼觀察,投喂等量澳華蝦奶粉、水色濃度不一樣的情況下,在第8天和15天,對照組和試驗組蝦苗肝胰腺和腸道食性轉化和顏色變化都同步,無明顯差異。


五、試驗結果分析及結論
研究證明,南美白對蝦幼蝦的免疫器官的發育主要靠營養進行強化來完善。水色深淺對南美白對蝦幼蝦肝胰腺、腸道等免疫器官發育沒有顯著影響,添加活性炭粉末的試驗組腸道和肝胰腺與不添加活性炭、只喂澳華蝦奶粉的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同時,生長周期內,添加活性炭粉末的試驗A組和B組,底部非常臟、臭,顯著差于對照組。
主觀上,本次試驗證明標苗、保苗時,清水放苗和肥水放苗蝦苗的生長不受任何影響。肥水造就大量浮游動植物的繁殖,蝦苗攝食,身體機能器官的發育明顯跟不上,導致眾多器官不能快速完善。同時,生物餌料成本高且缺乏穩定的營養品質,以配合飼料完全替代生物餌料是顯而易見的。通過本試驗,南美白對蝦攝食高營養的配合飼料,機體免疫器官都得到充分的完善,飼料加工方面,讓飼料企業在幼體精準營養的方向重點關注,對養殖戶提高放苗成功率有重大意義。
客觀上,糾正眾多養殖戶挑選蝦苗的評判標準等經驗之談。池中水色濃且黑,蝦苗腸道和肝胰腺就表現黑,也就證明蝦苗發育完善是毫無理論依據的。只有通過真正的科學飼養,蝦苗才能健康地發育。
因此,對蝦養殖戶應該理性地認識,不管自己拿到的蝦苗免疫器官是否發育完善,我們可以通過后期的營養強化來改變基因的走勢,讓機體器官朝著我們理想的方向發展。對蝦養殖與小孩生長一樣,前期必須要提供豐富且營養均衡的飼料,不能只是簡單的肥水培育浮游動植物,否則我們的對蝦養殖在起跑線上就輸掉一大截。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對蝦是“喂”大的,而不是“肥水”長大。
(澳華集團研發中心 廖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