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非洲豬瘟的爆發,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通知》,針對當前我國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防控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那么問題就來了:《通知》為什么提出要全面禁止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有記者近日采訪了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給出了最確切的回答:
國際上多年來的非洲豬瘟防控實踐表明,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是非洲豬瘟傳播的重要途徑。國外有專家對2008—2012年查明的219起非洲豬瘟疫情進行分析,發現45.6%的疫情系飼喂餐廚剩余物引起。我國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專家對疫情發生原因進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在我國發生的前21起非洲豬瘟疫情中,有62%的疫情與飼喂餐廚剩余物有關。這些疫情多分布在城鄉結合部,往往呈多點集中發生。

可能還是有些農戶不明白,會問:我就是用泔水養豬了,會帶來那些問題呢?
一、小農戶用泔水喂豬,這些豬基本上是無害的。收集的泔水中的一些物質已經腐爛了。吃壞食物的豬會增加生病的概率。
二、除了繁殖細菌和真菌外,還會有蚊子、蒼蠅卵甚至寄生蟲。如果豬吃了,寄生蟲侵入豬的身體,它們會引起不良的情緒和不好的食欲,這樣它們就不會發胖。
三、泔水中也含有洗滌劑、消毒劑和其他物質的殘留,但也有大量的鹽,一些重金屬物質。用泔水喂豬很長一段時間內會逐漸積累這些物質,從而增加中毒豬的可能性。
四、泔水喂豬也會造成環境問題。現在環境保護工作非常嚴格,小農戶不應該再往槍口上撞了。泔水會產生大量的酸性氣體,吸引蒼蠅、蚊子、老鼠、蟑螂等。還有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扔進泔水的午餐盒。農民不知道如何處理垃圾。相反,他們只是扔掉垃圾,這對環境有害。
既然泔水不能喂豬了,那豬應該如何合理的喂養呢?其實6種野菜就可代替泔水!
馬齒莧
是豬喜愛的飼料,南方、北方資源遍地。馬齒莧味酸性寒,可鮮喂也可干喂。其多長在田邊、荒地間。葉、莖可作蔬菜,是喂豬良好的青綠飼料。

牛筋草
別名蟋蟀草、鴨掌草,分布于中國南北各省區多生于荒蕪之地及道路旁,河堤、路旁、田邊、荒地草叢中都將可以發現它的蹤影,這種草可用作豬飼料,也能曬制干草。

雞眼草
別名掐不齊,可直接刈割飼喂畜禽。喂豬時以粉碎或打漿為好,生長于向陽山坡的路旁、田中、林中及水邊,分布我國南部、中部及華北等地。各種家畜都喜歡吃,不易發生氣脹,也可刈割制干草。

蒲公英
因其柔嫩多汁,飼用價值很高,對豬來說是一種多用途優質保健飼料,既可鮮喂也可干喂。

車前草
車前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養豬的好飼料,全國各地均有生長,且盛夏至初秋為旺長期,車前草既可鮮喂,也可制成干粉添加在飼料中飼喂。

龍膽草
龍膽草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生長,其夏秋兩季都可采集利用,喂豬具有有健胃和促進消化作用,常喂龍膽草可提高食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