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5日,南京市高淳區漆橋鎮九曲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青蝦養殖場里,環溝直放抱卵蝦培育的第一批成蝦即將起捕出池。池塘里,密密麻麻的“太湖2號”青蝦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不斷跳躍,正如養殖戶按耐不住的喜悅心情。
漆橋的青蝦養殖戶以往都是按照傳統的老辦法來養殖青蝦,養殖品種就是本地蝦苗,育苗模式也是師傅傳授的經驗。養出來的青蝦規格不大,產量也上不去。今年江蘇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苗種繁育創新團隊周國勤研究員及江寧推廣示范基地王慶主任帶領南京市水科所科技人員到高淳調研來到漆橋鎮的九曲河,了解了這里的青蝦養殖情況,并詳細詢問了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后,推薦了兩件寶貝:“太湖2號”青蝦良種和一種新的育苗模式,并給九曲河免費提供了“太湖2號”蝦苗。省青蝦體系的專家們多次實地考察,反復斟酌方案,修改一些技術參數,最后形成了現在的“環溝直放抱卵蝦”育苗模式。

今年四~五月份九曲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始實施這種模式,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的領導和江蘇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的首席專家傅洪拓研究員也親自來調研,關心這種新模式的實施進展。市水科所的專家也是多次來考察,大熱天冒著酷暑來塘口指導,手把手的教,真正做到服務到塘口。
在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幫助下,環溝直放抱卵蝦繁育蝦苗第一次實施就獲得了成功,該青蝦養殖場往年每畝放抱卵蝦10斤,采用“環道模式”育苗后,每畝抱卵蝦投放量減少到3斤,產量基本與往年持平,維持在160斤/畝左右,因此“環道模式”抱卵蝦投放量減少了70%,大大降低了抱卵蝦成本。同時,“環道模式”育苗期間水面只占池塘的20%,因此降低了80%的水、肥、魚藥等資源消耗,相應的育苗管理和水質管理難度都降低了,同時還節省了人工,極大地提高了繁苗效率。繼續養殖成蝦的塘口,通過打樣測量,其體長體重也明顯高于普通池塘,肥滿度較高。“太湖2號”青蝦規格也比本地苗種規格大,產量高,且抗病能力強。今年青蝦養殖的經濟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由于環溝直放抱卵蝦繁育蝦苗模式,技術難度低,因此受到了周邊養殖戶和專家的認可,預計明年將會吸引更多青蝦養殖戶采用此種模式進行養殖。
(來源:青蝦苗種繁育創新團隊 郭麗蕓)
水產人才網